检测项目:危险废弃物检测、二噁英检测、PM2.5滤膜检测、固体废弃物检测、污泥泥质检测、粉尘爆炸测试、功能水检测、 土壤(成分、养分、肥力)分析、土壤理化指标检测、有机物及其他分析、肥料检测、金元素检测、放射性检测、微生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元素检测
蓬江区工业土壤排放成分检测化验分析中心:
以河北曲周县原状草地土壤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华北原状草地改变为农田后(34 年),土壤砂粒、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和总有机碳的比例、轻组土壤和轻组土壤有机碳都显著降低,且以秸秆还田影响大。经过8 年的耕作,施加底肥、免耕和秸秆整株还田等农艺措施,明显提高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使得0~20 cm 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且整株还田比粉碎还田更能增加10~20 cm 土壤颗粒的有机碳含量,而免耕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增加主要表现在0~10 cm。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的比例也会显著降低,且非保护性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5 cm 土层。z89g88l5ysqw
轻组有机质的主要成分为动植物残体、菌丝体、孢子、单糖、多糖、半木质素[3],其分解速率为重组的2~11 倍,故轻组有机质比土壤总有机质含量对耕作、施肥等农业生产措施的响应更快[4]。土壤中颗粒有机质组分指土壤中与砂粒结合的有机质(直径50~2 000μm),并进一步可能结合在土壤大团聚体(macro-aggregates)与微团聚体(micro-aggregates)中。这类有机质组分主要由与砂粒结合的植物残体半分解产物组成,它们与砂粒没有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其结构和组成与轻组有机质相同,性质也相似,而且砂粒组中的有机质与轻组有机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会影响农产品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1]。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植物修复表现为廉价、环境友好等,但存在土壤重金属溶解度低、迁移能力差等限制因素,因此采用化学修复与生物修复相结合的化学强化植物修复便应运而生。
在化学修复中,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以其特有的增溶、增流、螯合和络合能力等特性而备受人们青睐。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增流和增溶特性,有研究发现其对修复土壤与沉积物重金属有很好效果,当加入螯合剂EDTA 后效果更显著[2-3]。但由于EDTA 难降解等原因,在增加了重金属在土壤中可溶性的同时,也增加了重金属淋溶的风险[4-5]。而鼠李糖脂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利用不同碳源生成的一种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低毒性、易降解等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6],Neilson[7]等用鼠李糖脂淋洗被铅污染多年的土壤,土样A(铅含量3 780 mg?kg-1)和土样B(铅含量23 900mg?kg-1)中铅的去除率分别为14.2%和15.3%。
jsgfjc8788195